实验6 光弹认识实验

创建时间:  2022/03/25  黄兴   浏览次数:   返回

实验6 光弹认识实验

刘红欣 编写

一、概述

工程实际中有很多构件,例如工业中的各种机器零件,它们的形状很不规则,载荷情况也很复杂,对这些构件的应力进行理论分析有时非常困难,往往需要实验的方法来解决,光弹性试验就是其中之一,这里我们仅就光弹性试验作一简单的介绍。

光弹性实验方法是一种光学的应力测量方法,因为测量是全域性的,所以具有直观性强,能有效而准确地确定受力模型各点的主应力差和主应力方向,并能计算出各点的主应力数值。尤其对构件应力集中系数的确定,光弹性试验法显得特别方便和有效。

二、实验目的

1.了解光弹性仪的构造及光弹性试验的原理和方法。

2.了解应力光图及计算条纹序数n的方法。

三、实验设备与工具

1. 409型光弹仪。

2.环氧树脂光弹模型。

3.游标卡尺。

四、实验基本原理

光弹性试验是应用光学方法研究受力构件中应力分布情况的试验,在光测弹性仪上进行,先用具有双折射性能的透明材料制成和实际构件形状相似的模型,受力后,以偏振光透过模型,由于应力的存在,产生光的暂时双折射现象,再透过分析镜后产生光的干涉,在屏幕上显示出具有明暗条纹的映象,根据它即可推算出构件内的应力分布情况,所以这种方法对形状复杂的构件尤为适用。






19-1 光弹性试验的光学效应示意图


如图19-1,自然光通过偏振器成为平面偏振光(在AA1平面中),平面偏振光垂直地射在模型上某一O点,如果模型未受力,则光线通过后并无改变,但如果O点有应力,这时将出现暂时双折射现象,如果图11-1O点的二个主应力 方向已知,则平面偏振光通过受力模型O点后,分解成二个与 方向一致的平面偏振光,二者之间产生一光程差δ,光程差与主应力差( - )及模型厚度t成正比,即:

δ=kt -

式中k为光学常数,与模型材料及光的性质有关。分解了的二束光线通过分析器后重新在BB平面内振动,这样就产生光的于涉现象。

我们知道由分析器出来的光线强度

   I=Isin2(2α)sin2( )

其中λ为光的波长,I为偏振器与模型间偏振光的强度,α为偏振平面AA1与主应力 的夹角。由上式可见,光强I为零时有以下四种情况:

I=0,这与实际情况不符,因为只有在无光源时I才会是零。

δ=0,由公式δ=kt - )可知 - =0,即 = ,符合这些条件的点称为各向同性点。如果 = =0则称为零应力点,这种点在模型上皆为黑点(因为光强等于零),例如纯弯曲梁上中性轴上各点 = =0,故模型中性层处为一条黑线。

sin(2α)=0,即α= (n=0,1,2,3……)这说明模型上某点主应力方向与偏振镜光轴重合,模型上也呈黑点,这类黑点构成的连续黑线称为等倾线,等倾线上各点的主应力方向都相同,而且偏振镜光轴的方向也就是主应力的方向。

sin =0,以公式δ=kt - )代人,则sin kt ( - ) =0,于是可得

- =         (n=0,1,2,3……)






19-2  圆偏振光场示意图


f = 为材料条纹值,该值可用实验方法测定。所以

- = ( n=0,1,2,3……..)

上式表明,当模型中某点的主应力差值为f/t的整数倍时,则此点在模型上呈黑点,当主应力差为f/t的某同一整数倍的各个暗点,构成连续的黑线称为等差线(在此线上各点的主应力差均相等)。

由于应力分布的连续性,等差线不仅是连续的,而且它们之间还按一定的次序排列,对应于n=l的等差线称为一级等差线或称一级条纹,对应于n=2的等差线称为二级等差线或二级条纹,依次类推,其中n称为条纹序数,以上是根据光源用单色光讲的。如果光源用白光,则模型上具有相同主应力差的各点则形成颜色相同的光带,所以这时的等差线又称为等色线。

由以上讨论可知,根据模型中出现的各向同性点、零应力点、等倾线、等差线(等色线),借助于一些分析计算,就能求出模型中各点应力的大小和方向。

从上述基本原理可知,在使用单色光源时,等倾线与等差线都呈黑色,不易辨认,为了消除等倾线以获得清晰的等差线图,在光弹性仪两偏振镜之间装上二块14波长片,形成圆偏振光场,可把等倾线消除,只剩下等差线,圆偏振光场如图11-2所示。











19-3 对径受压圆盘等差线图 19-4 对径受压圆盘等倾线图


五、光弹实验演示

观察对径受压圆盘的等差线和等倾线,分别如图19-319-4所示。